上海开埠前,城区建有传统的排水沟渠。雨、污水就近排入河道。开埠后,租界在辟路的同时,只在路旁挖明沟或暗渠。
1862年(同治元年),上海的英租界区域从当时的中区(今黄浦区东部)开始,规划和建设雨水(陶土)管道,拉开了建设较为正规排水管道工程的序幕。
20世纪初,上海租界内的西式建筑启用卫生水厕,敷设了粪便污水输送专用管道,并于1921年相继建造了雨、污水泵站以及我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——北区污水处理厂。1926年,又相继建成东区和西区两座污水处理厂。
随着上海城市规模不断扩大,近代工业蓬勃兴起,人口急剧增加,上海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,水环境治理设施建设明显滞后。到1949年,上海雨水管道531.5公里,雨水泵站11座,泵排能力为每秒16立方米,仅有污水管道117公里,污水处理厂3座,日处理能力3.55万立方米。
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,上海排水事业虽然取得一定成效,但总体发展不快。截至1978年,全市建成了排水系统60余个,污水处理厂总计日处理能力13.9万立方米,污水处理网络不全,且能力不足,雨污合流较为普遍。
污水处理能力的严重不足,导致当时全市90%多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苏州河、黄浦江和长江口。水污染和水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了上海城市形象,制约了上海经济社会的发展。
改革开放后,上海排水事业驶入了快车道。1978年,市城建局会同有关单位制订了市区雨水排水系统规划,以建成区为主,规划85个排水系统,服务面积共141.94平方公里。
1997年,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有19座(其中中心城区和区县分别为11和8座),污水处理量为247.4万立方米/日,污水处理率为32.1%。到2000年,上海已拥有雨水管道3478公里,建成雨水排水系统141个,防汛泵站165座,排水能力达到每秒1281立方米,服务面积420平方公里。
进入21世纪以来,上海市委、市政府作出了水务改革的重大决定,将水安全、水资源、水环境统一管理,按照“人水和谐、治污为本、统筹城乡、综合治理”的工作方针,采取截污治污、沟通水系、调活水体、营造水景、改善生态等措施。
市、区联手,上海进一步加大水安全保障和水环境治理力度。截至2018年,全市规划雨水排水系统366个,规划服务面积约855平方公里。已建成雨水排水系统289个,服务面积约643平方公里。
官网二维码